碧云天参展并颁发青年科学家奖与墙报奖

2025年4月7-11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25年全国学术大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本次学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涵盖了细胞信号转导、细胞代谢、神经、发育、生物节律、干细胞、医学、细胞器相互作用、衰老等各个领域。

本次会议,碧云天作为展商及青年科学家奖和优秀墙报基金的唯一赞助商全程参与,今天小编带领大家来回顾精彩现场,一睹碧云天青年科学家奖和碧云天优秀墙报基金获奖者的风采。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碧云天青年科学家奖

该奖项旨在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奖励他们为国内细胞生物学发展带来的新鲜活力和作出的贡献。碧云天作为该奖项的独家赞助商,在4.11日上午为获奖科学家举行颁奖仪式。

奖励:

获奖者荣获证书和奖金(20,000元/人)
未获奖的入围者颁发奖金(3,000元/人)
获奖者和入围者均减免大会注册费,并在大会专题分会场作学术报告

获奖名单

方晓峰 清华大学 副教授
  2020起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其实验室综合利用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等手段研究相分离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应对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如RNA与蛋白质)能够通过液-液相分离在细胞中形成分子凝聚体,广泛地参与不同生物学过程,这使得相分离成为生物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之一。相分离这一机制不仅更新了我们对许多生物学问题的理解,也为我们研究生物学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徐和平 西湖大学医学院 研究员
  2019年初任西湖大学研究员,主要探究免疫细胞与组织微环境的互作机制与网络,重点关注脑膜、肠道等屏障组织中代谢以及神经系统信号对免疫稳态和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以期为实现具有组织器官特异性靶向的精准免疫治疗奠定基础;在调节免疫细胞分化与功能的内在分子机制与外在组织微环境方向做出了多项原创性的成果。

入围名单

李颜

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 教授

2018年获“登峰人才计划”支持,受聘为南京大学教授、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研究员,实验室致力于利用通过嵌合人体基因、细胞、组织到免疫缺陷的小鼠模型中,构建新型人源化小鼠模型,从而跨越物种障碍直接在小鼠中揭示人类疾病发生规律,以及开发相应的治疗手段。主要有人体造血系统谱系发育与功能、传染病与肿瘤的药物与疫苗开发评价、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的人源化建模与治疗、下一代人源化小鼠模型:免疫+X四个研究方向。

吝易

清华大学 副教授

2020起任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主要致力于生物大分子相分离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研究,并希望利用生化、细胞及神经生物学等手段,建立体内外研究模型,系统性地回答解析驱动生物大分子相分离发生的分子机制、探索神经系统中特异的无膜细胞器及理解其重要生理意义、如何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调控病理状态下的异常相变,从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关键科学问题。

何康敏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员

2019年加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室利用活细胞单分子荧光成像、图像定量分析、脂质分子探针开发、基因编辑等技术以及发展新的细胞生物学工具,通过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探索脂质分子在细胞的囊泡运输、信号转导和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主要研究方向有:解析脂质分子的时空动态、功能与调控机制、揭示脂质分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发现细胞囊泡运输的新途径和新机制等。

碧云天青年科学家-颁奖仪式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碧云天优秀墙报基金

本届优秀墙报基金依然由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由上海市创新细胞生物学发展基金会资助,为了让参会者得到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每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年会上要求凡投送论文摘要者(口头报告除外)必须制作墙报展示,大会设立专门的时间段进行墙报交流,并设优秀墙报遴选以资鼓励。

奖励:颁发证书和鼓励金(1,000元/人)。。

优秀墙报基金获奖名单

优秀墙报展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精彩直播与就业宣讲

展会上,碧云天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直播,我们在直播中展示了碧云天重磅新品、现场活动,为大家带来了诸多福利。此次碧云天还参与了学会举办的就业宣讲会直播活动,众多职位,薪资丰厚,吸引了许多年轻学者的注意。

火爆现场

此次展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人员来到我们展台进行交流。我们为大家展示了碧云天最新促销活动、新品单页合集及最新产品目录,方便大家了解最新的活动资讯、最新的产品信息、及全面的技术服务内容。展会现场,大家热情满满,前来咨询的参会人员不断,感谢大家的支持。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宋保亮教授于再次到我们的展台参观指导,在参观过程中,宋保亮院士就细胞生物学前沿技术发展等问题与现场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其专业的建议为我单位进一步推进细胞生命科学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