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订货电话
400-1683301
800-8283301
电话订货时间:
工作日9:00-17:00
订货邮件
order@beyotime.com
订货QQ
4001683301
微信在线咨询
订单下载
碧云天订单.xls
多肽与蛋白> 蛋白检测> 蛋白电泳
考马斯亮蓝染色脱色液(常规法)
产品编号: P0017C
产品包装:500ml
选择包装
价格: ¥ 81.00
产品简介
使用说明
产品文件
相关产品
相关论文
产品问答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产品包装 产品价格
P0017C 考马斯亮蓝染色脱色液(常规法) 500ml 81.00元

本考马斯亮蓝染色脱色液(Coomassie Blue Staining Destaining Solution)是用于蛋白凝胶考马斯亮蓝染色后脱色的溶液。
本脱色液可以和碧云天的考马斯亮蓝染色液(P0017B)配套使用。
使用本脱色液进行脱色,采用常规脱色方法至少脱色1小时可以观察到蛋白条带;采用快速脱色方法不足20分钟即可观察到蛋白条带。观察到最清晰的蛋白条带则需脱色更长时间。
本脱色液经过改良,不含有毒的甲醇,但含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酸。
包装清单: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包装
P0017C 考马斯亮蓝染色脱色液 500ml
说明书 1份

保存条件:
室温保存,至少一年有效。
注意事项:
需自备考马斯亮蓝染色液。染色液可以选购碧云天的考马斯亮蓝染色液(P0017B)
可以使用枪头盒或适当大小的培养皿作为染色和脱色的容器。
本脱色液呈酸性,有轻微腐蚀性,使用时请作必要防护。
本产品仅限于专业人员的科学研究用,不得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不得用于食品或药品,不得存放于普通住宅内。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使用说明:
1. 常规染色脱色方法:
a. 电泳结束后,取凝胶放入适量考马斯亮蓝染色液中,确保染色液可以充分覆盖凝胶。
b. 置于水平摇床或侧摆摇床上缓慢摇动,室温染色1小时或更长时间。
注:具体的染色时间取决于凝胶的厚度和染色时的温度。凝胶较厚,温度较低,则染色时间宜适当延长。凝胶较薄,温度较高,则染色时间可以适当缩短。通常染色至凝胶的颜色和染色液的颜色非常接近,在染色液中几乎看不清凝胶时,可以认为已染色充分。染色2-4个小时或更长时间不会对最终的染色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c. 倒出染色液。染色液可以回收重复使用至少2-3次。
d. 加入适量考马斯亮蓝染色脱色液,确保脱色液可以充分覆盖凝胶。
e. 置于水平摇床或侧摆摇床上缓慢摇动,室温脱色4-24小时。期间更换脱色液2-4次,直至蓝色背景基本上全部被脱去,并且蛋白条带染色效果达到预期。通常蛋白条带在脱色1-2小时后即可出现。
注:脱色期间可以在脱色液中加入一片吸水纸,可以使部分染料吸附在吸水纸上,加快脱色。脱色时间过长也会导致蛋白条带的颜色变浅。
f. 完成脱色后,可以把凝胶保存在水中,用于后续的拍照等。保存在水中的凝胶会发生溶涨。如需避免溶涨,可以把胶保存在含20%甘油的水中。长期保存可以制备干胶。
2. 快速染色脱色方法:
a. 电泳结束后,取胶放入适量考马斯亮蓝染色液中,微波炉加热至接近沸腾或刚刚沸腾,立即停止加热。
通常对于胶浓度大于10%的胶比较坚韧,在发生煮沸时不易破损;对于胶浓度小于10%的胶,宜尽量避免煮沸,以免出现胶碎裂的情况。
b. 随后在染色液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摇床上摇动5-10分钟。
c. 倒出染色液。染色液可以回收重复使用至少2-3次。
d. 加入适量考马斯亮蓝染色脱色液,确保染色液可以充分覆盖凝胶。
e. 微波炉加热至接近沸腾或刚刚沸腾,立即停止加热。
f. 随后在脱色液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在摇床上摇动5-10分钟。此时通常可以观察到比较清楚的蛋白条带。
g. 更换新鲜的脱色液,重复步骤e和步骤f,直至蓝色背景基本上全部被脱去,蛋白条带染色效果达到预期。
h. 完成脱色后,可以把凝胶保存在水中,用于后续的拍照等。保存在水中的凝胶会发生溶涨。如需避免溶涨,可以把胶保存在含20%甘油的水中。长期保存可以制备干胶。

常见问题:
1. 常规染色脱色方法和快速染色脱色方法的优缺点?
常规染色脱色方法耗时较长,但检测灵敏度更高,染色效果更加稳定。快速染色脱色方法通常检测灵敏度略低,并且在微波炉加热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暴沸导致凝胶碎裂的情况,需特别注意。另外微波炉加热导致的高温会引起染色液和脱色液中的乙酸的挥发,最好能在通风橱中进行。
物质安全数据单
输入右侧验证码点击下载:
更换校验码
质检证书
输入批号搜寻COA
搜索
相关产品请点击如下按钮:
使用本产品的文献:
1. Tao Li, Bin Fu, Xin Zhang, Yunjiang Zhou, Mengdi Yang, Mengran Cao, Yaxin Chen, Yingying Tan, Rong Hu
.
Cancer Immunol Res. 2021 Sep;9(9):1008-1023. doi: 10.1158/2326-6066.CIR-20-1043. (IF 8.728)
2. Wu S, Yu X, Abdullahi AY, Hu W, Pan W, Shi X, Tan L, Song M, Li G.
.
Infect Genet Evol. 2016 Mar;38:13-8. (IF 2.773)
3. Nuo Chen, Pei Gao, Qixing Jiang, Xiaojuan Yu, Pengyi Li, Yanshun Xu, Dawei Yu, Fang Yang, Wenshui Xia
.
Food Res Int. 2022 Oct:160:111678. doi: 10.1016/j.foodres.2022.111678. (IF 4.972)
4. Dongping Li, Yu Chen, Meijuan Wan, Fengyi Mei, Fangzhao Wang, Peng Gu, Xianglong Zhang, Rongjuan Wei, Yunong Zeng, Hanzhao Zheng, Bangguo Chen, Qingquan Xiong, Tao Xue, Tianshan Guan, Jiayin Guo, Yuanxin Tian, Li-Yan Zeng, Zhanguo Liu, Hang Yuan, Ling Yang, Hongbin Liu, Lei Dai, Yao Yu, Yifeng Qiu, Peng Wu, Sanda Win, Tin Aung Than, Riqing Wei, Bernd Schnabl, Neil Kaplowitz, Yong Jiang, Qiang Ma, Peng Chen
.
Cell Host Microbe. 2024 Jan 10;32(1):48-62.e9. doi: 10.1016/j.chom.2023.11.006.
购物车
会员
顶部